发布时间:2025-10-17 11:24:52    次浏览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10月22日上午7点55分,大型媒体活动“重走红军路”行走团总指挥颜勇接过汉中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李永春授予的队旗,带领行走团从汉中市政府出发,开始了新长征的第一站。风雨交加中,他们奔赴城固,体验采访红四方面军小河口会议遗址、升仙村战斗遗址旁的柑桔研究所和上元观镇衡家大院驻地遗址。小河口会议遗址:孩子们稚嫩地唱起《黄河颂》小河口会议遗址位于汉中市城固县小河镇小河村,距县城51公里。1932年,红四方面军经户县、周至、佛坪、太白,于12月7日进入城固县小河口,部队在这里得到了短暂的修整。到达小河口后,张国焘被迫在这里召开了师以上干部会议。“小河口会议”的主要意义在于及时扼制了张国焘的家长制作风,强化了集体领导,对以后川陕革命根据地的迅速创建有着积极的历史意义。小河口会议遗址保护工作得到历届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如今已拟对小河口会议遗址进行保护修缮,建设小河口会议纪念馆。 在小河口,孩子们用稚嫩的声音高唱起《黄河大合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西工大支教团的研究生们激情满怀地朗诵起《长征颂》;和当年的年轻红军年龄相仿的职教学生和青年们,以歌颂党歌颂红军为主题,载歌载舞,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也以此热烈欢迎我们这支“重走红军路”的队伍。小河口镇镇政府的院子里,人山人海,洋溢着一种节日喜庆的氛围。升仙村战斗遗址:如今瓜果飘香升仙村战斗遗址位于城固县桔园镇升仙村口,距县城20公里。1932年12月10日,中国工农红军红四方面军先头部队第十师在城固地下党员张仁俊等人的指引下,进至升仙村口。国民党汉中军队为阻止红军南下,调军101团、102团在村口修筑工事,准备埋伏袭击红军。接到情报后,红四方面军与地下党配合,仅用两小时便击溃敌军。这次战斗,改变了之前红四方面军被围追堵截的被动局面,打击了国民党在城固一带的势力。据记载,当时正值严冬,红军部队仍着单衣,穿草鞋,昼行于崇山峻岭之间,夜宿于雪地密林之下,沿途人烟稀少,粮食匮乏,艰苦异常。红军战士 10日进至升仙村口。“那时文川(升仙村)有一千多亩桔园,还有部分晚桔挂在枝头,点缀得这块富饶的土地,更加绚丽多彩。自西征以来,红军战士第一次看到红桔,心里格外喜悦……谁也没有摘一个桔子”,城固百姓对此深为感动。 当年一千多亩的桔园,如今已发展至22万亩。据城固柑桔研究所负责人介绍,其中10万亩已获国家绿色产品认证,5万亩获得出口基地认证,平均亩产量5000斤,创高产的奇迹,成为富民支柱产业,这里还是全球罕见的最北纬的柑橘产地,地貌得天独厚,产品尤其珍贵,近年来已成为旅游热点。上元观镇:雨中,我们经历着红色的洗礼红四方面军衡家大院驻地遗址位于上元观镇。1932年12月12日,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进入上元观,总部驻扎在衡家大院,并在衡家老字号“庆丰恒”商号中院二楼召开了党团员会议,会上检查和总结了西征途中的政治工作,分析和讨论了在汉中建立革命根据地的有利和不利因素,廓清了形势,统一了思想,为地方革命武装的建立及红四方面军转战川北建立川陕革命根据地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和组织基础。 八十多年后的今天,我们来到这里。最难得的是上元观镇的老百姓,他们敲锣打鼓,像当初欢迎红军一样欢迎我们,街道两旁,还有手持大红花和红五星的学生们,微笑着迎接我们的行走团队。虽然雨越下越大,但也丝毫不影响大家的热情。在上元观镇不大的广场,一群身着鲜艳服装的中青年舞者,以一曲《山丹丹花开红艳艳》的舞蹈,拉开红色文艺汇演的序幕,民间戏曲绝技,红歌高手献艺,红色诗歌朗诵,引来掌声阵阵……身着红军装的学生们,将《长征组歌》演绎出了排山倒海的气势。细雨湿透了很多人的衣裳,也让大家的眼睛都变得有些湿润。是呀,没有红军的伟大奉献,没有长征的伟大奉献,我们哪有今天的幸福日子?我们不能忘记!